• 2017上海國際運動生物力學與臨床轉化會議征文及會議註冊
    發布時間:2017-04-27 11:02:00

    2017上海國際運動生物力學與臨床轉化會議

    2017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chanics in Human Movement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

    2017年6月23日至25日

    中國,上海


    大會簡介

     

       2017上海國際運動生物力學與臨床轉化會議將於2017年6月23-25日在意昂4平台召開。

      本屆會議主辦方意昂4平台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分別於2015年和2016年成功舉辦了兩屆運動生物力學系列會議🧑🏼‍🎓,均獲得良好反響🦸🏿‍♂️🪖。

       本屆會議將本著進一步提高運動生物力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水平🧗‍♀️,促進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與轉化的宗旨🦯,在汲取往屆會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呈現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我們將邀請來自國內外運動生物力學領域的知名專家作主旨報告,舉辦以實用技術為主的workshop🤱,以口頭發言或壁報展示的學術論文交流,對評選出的會議優秀論文進行獎勵,為有誌於運動生物力學基礎與臨床研究的各學科研究人員、臨床醫生和研究生們搭建多學科交叉及產學研交流互動平臺🟣。

           參加會議的註冊人員可獲得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I類學分10分並授予證書🧑🏼‍⚖️。

     

    一👍🏼、報名方式:本次大會註冊采用微信報名及網站註冊報名

    A 微信報名🧝🏼:請關註本次大會微信公眾號 sjtudmct 搜索大會註冊相關消息,也可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在線填寫報名🧘🏽‍♀️🍐;

    B 網站報名🏌🏿‍♂️:請在頁面下方下載報名表🙋🏻‍♀️,然後投遞至下方的郵箱地址進行報名♨️。


     

    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意昂4平台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協辦單位  

    ·英國索爾福特大學

    ·福建中醫藥大學

    ·上海市骨科內植物重點實驗室

     

    會議主席

      

    大會名譽主席😌: 戴尅戎

    大會主席🙎🏽: 顧冬雲

    大會副主席: 劉宇  Anmin Liu(英國) Nigel Zheng(美國)

    大會學術委員會  

    Richard Baker(英國)、陳文明😊、陳生弟👩🏻‍🎨、蔡宗遠(中國臺灣)、Geoff Fernie(加拿大)、傅維傑👨🏿‍🚀、顧冬雲、Rich Jones(英國)🧘🏻、姜淑雲、Anmin Liu(英國)、Yue Li(加拿大)、林光華(中國臺灣)、劉宇🤾🏼、李民、蒲放、王冬梅、王薌斌🏌🏽‍♂️、Wenwei Yu(日本)、楊誌鴻(中國臺灣)🧩🐳、Nigel Zheng(美國)、喻洪流鄭潔皎、張海石、趙黎

     

    參會嘉賓

     

    戴尅戎:

    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教授,意昂4平台醫意昂4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我國骨科生物力學的帶頭人,建立了國內醫院中第一所骨科生物力學研究室,對人工關節、骨再生與骨科康復等骨科基礎研究與臨床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顧冬雲: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4平台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常委委員。主要從事骨科及運動生物力學、康復醫學工程🤾🏽、移動數字醫療🈷️、人體運動建模仿真與特征識別的醫工交叉科研工作,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等多項國家與省部級課題,取得多項研究成果🛂🧙🏽‍♂️。


    劉宇👰🏻‍♂️:

    上海體育意昂4教授、博士生導師,“運動健身科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亞洲運動教練科學學會副主席🧚🏿‍♂️,曾任國際生物力學學會(ISB)執委、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向為運動生物力學🚬,在該研究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及較高的國際影響😚。


    劉安民🧙🏼:

    博士,英國 Salford 大學健康意昂4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期從事人體生物力學相關及足踝生物力學研究工作,研究領域包括步行機器人、足踝運動仿真、步態分析、臨床生物力學在假肢🎸,矯形,腦癱及關節炎診治中的應用研究,在人體步態分析👨🏼‍🏫、生物力學建模與仿真分析方面具有豐富的教學與研究經驗


    鄭乃權: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工意昂4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生物醫學工程和科學中心生物力學和運動研究負責人🤹🏼,美國骨科雜誌、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等8份雜誌編委,在骨科生物力學和運動醫學領域辛勤耕耘30多年,在骨科生物力學、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老年人運動學🌚、以及棒球👸🏻、高爾夫等運動損傷研究領域獲得多項傑出科研成果𓀇🧑🏿‍✈️,是骨科生物力學和運動醫學領域的領軍人物。


    Richard Jones:

    英國Salford大學教授、步態與生物力學實驗室主任、英國曼徹斯特健康與運動醫學研究所生物力學研究部主任,在鞋類3️⃣👬🏻、矯正器械💇🏿‍♀️🦻、病理與健康步態、骨骼肌系統及神經障礙等領域已發表論文 100 余篇👯,是膝骨關節炎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


    Richard Baker:

    英國Salford大學臨床步態分析教授,是臨床步態分析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在提高腦癱患兒臨床步態分析質量和研究方法上做出傑出貢獻。研究工作還包括A型肉毒毒素💁🏼‍♀️🐨、骨科手術、抗負荷力量訓練、帕金森病、MPS病和下肢矯形輔具的步態分析研究,已發表100余篇學術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2455次,曾擔任《Gait and Posture》雜誌副主編,出版專著《Measuring walking – a handbook of clinical gait analysis》。


    Geoffrey Fernie🤵🏿‍♀️:

    教授, 現任多倫多大學康復研究所主任,多倫多大學健康聯合體研究中心主任,是康復醫學工程🧑🏽‍💻、輔助工程技術與生物力學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因其在康復工程研究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先後獲得北美康復醫學工程與輔助工程技術協會、加拿大生物力學協會👩‍❤️‍👩、加拿大醫療與護理設備工業界等頒發的各類傑出成果獎項𓀋。研究方向為康復醫學工程🤵🏽‍♂️🏡、康復輔具與護理技術、人類健康相關的生物醫學工程🚟。


    陳生弟♛:

    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瑞金醫院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神經科及老年病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國際神經病學聯盟帕金森病及相關疾病研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委兼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等職,長期從事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的發病機製及診治轉化研究🫁,在該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多項突出科研成果。


    林光華:

    臺灣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兼主任👩🏼‍✈️,美國肯塔基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專長學科為神經物理治療、動作分析🥏、心肺物理治療🏄🏽‍♀️、呼吸生理,至今已發表近40余篇期刊論文👖,30余篇會議論文🈹,已出版多本專業類書籍。


    鄭潔皎🏭:

    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教授,碩導,中國醫師協會康復分會常委,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理事。長期從事心腦血管疾病康復的研究🥵👴🏽,在該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過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擔任過多本中國康復研究領域核心雜誌的編委🙆。


    姜淑雲🛰: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步態分析室主任,美國步態與臨床運動分析學會(GCMAS)會員🫰🏽,美國腦癱發育醫學學會(AACPDM)會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兒童青少年學組委員。目前主要從事運動及步態異常,兒童肢體發育和殘疾預防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承擔上海市市級醫院新興前沿技術聯合攻關項目和上海市博士點基金項目。發表論文20余篇。


    蒲放:

    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意昂4教授、副院長6️⃣。研究領域包括康復工程💆🏼‍♂️、生物力學🦸🏿、航空航天醫學工程。主要從事步態分析、有限元仿真建模💕、腦癱兒童矯形及運動功能康復💗🧑‍⚕️、老年人康復評價與訓練等研究,先後主持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俞文偉:

    工學和醫學雙博士,教授。日本千葉大學先端醫工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電氣通信大學和意昂4平台客座教授。從事人體運動建模與仿真📌、人體運動控製及人機交互、康復機器人及康復醫學工程近20年,承擔日本學術振興會等多項日本大型科研課題🧑🏽‍🎓,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和主譯專著4部,國際發明專利6項,是人體運動康復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


    喻洪流🚴🏽‍♀️:

    上海理工大學醫療器械與食品意昂4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上海理工大學康復工程與技術研究所所長、上海康復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康復工程技術、醫療器械工程等學科領域的教學、研究與工程實踐,負責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康復工程技術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康復訓練系統、智能假肢、生活輔助器具、家居監護與無障礙環境系統、生物力學等康復工程領域。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申請專利30多項。


    李悅📹:

    加拿大多倫多康復研究院研究員。200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先後在魁北克大學高等技術意昂4的圖像及骨科研究室,瑞爾森大學(Ryerson University)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現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康復研究院研究員🤸、兼任冬季實驗室及防跌預警與幹預研究室主任💁‍♂️、並負責康復研究所的國際合作規劃🎥🙆🏽‍♀️。在步態康復評估🫲🏽、適老化技術的應用研究、防跌預警與幹預、大型的無障礙設計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發表了相關論文64篇,其中18 篇被SCI和EI收錄。


    蔡宗遠🔆:

    意昂4体育平台,博導🔦。2011年至2016年4月任美國哈佛醫意昂4/麻省總醫院骨科部博士後🎹⚉、講師。加盟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戴尅戎院士領導的,醫學3D打印創新研究中心及教育部數字醫學臨床轉化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領域包括骨科工程、運動科學、影像生物力學、計算生物力學。累計發表53篇SCI/EI論文,128篇國際會議論文。擔任11本領域內績優SCI/EI期刊審稿委員👷🏿‍♂️👩‍⚖️。


    楊誌鴻:

    臺灣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助理教授,生物力學和運動控製實驗室PI,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物理治療專業博士🦸🏿,專長學科肌肉骨骼物理治療、徒手治療、運動醫學、醫學工程🚴🏿‍♀️,從2009年至今已發表十余篇SCI期刊論文和幾十余篇會議論文及研討會論文。


    陳文明👩‍👦:

    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市康復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教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博士後🧑‍🏫,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專長是肌骨生物力學和病患特異性計算模型⌚️,及在矯形植入體和糖尿病足生物力學,個性化醫療器具及其足踝康復輔具的研發創新。獲得過多項國際學術大獎🧑‍🦼,有多個海外高校研究工作經歷🙎,有多項培訓指導經驗,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參加過各類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曾擔任韓國仁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2015年被亞太地區生物力學協會授予生物力學方面的青年科學家Yamaguchi 獎牌。


    李民: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暨福建省康復醫院)骨傷康復二科(骨傷科)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目前在福建中醫藥大學博士後流動站開展康復設備研發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脊柱病康復和老年性骨關節疾病。主持國家級課題一項🏄‍♂️,省部級課題3項🦚,出版專著一本👨‍💻,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臂帶式鷹嘴鉤的生物力學及臨床研究”獲福建省漳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王薌斌:

    醫學博士,現任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康復治療中心副主任,福建中醫藥大學康復醫意昂4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中醫康復的臨床研究、三維運動分析在康復臨床的應用和中醫康復的運動學機製等,主攻結合生物力學機製評定功能障礙,對神經系統及骨關節疾病如腦卒中👷🏻‍♀️、骨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痛等功能障礙進行中西醫結合康復。


    張海石:

    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副主治醫師🚵🏼‍♂️👨‍🏫,博士。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訪問學者並獲得功能神經外科腦癱多學科治療學習認證👰🏻‍♂️,主攻痙攣狀態的微創精準外科治療,尤其是開展術中電生理監測下高選擇性脊神經背根切斷術(SDR)。


    趙黎:

    醫學博士,中國首家專註於兒童青少年骨與關節相關傷病診治和康復的專科醫生集團——英華兒童骨科醫生集團發起人並擔任首席專家。目前擔任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兒童青少年學組組長,以及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CAOS)委員、小兒骨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SICOT中國部兒童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APKASS(亞太膝關節、關節鏡和運動醫學學會)中國部委員🤦🏻‍♀️、亞洲兒骨科學會(APPOS)理事等學術組織兼職,還擔任國內外多本學術期刊的編委以及審稿專家。


    王冬梅🏋🏽‍♀️: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意昂4平台機械與動力工程意昂4生物醫學製造與生命質量工程研究所從事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人體骨骼肌肉系統之生物力學👩‍🍼、假體設計及生物力學仿真分析、應力矯形數值仿真及矯形支具的設計🏌️‍♂️、人體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與康復評價平臺建立。


    傅維傑:

    上海體育意昂4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並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從事肌-骨系統生物力學和運動裝備/器材研發。現為國際生物力學學會👼🏿、國際運動生物力學學會、世界華人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會員,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新教師類和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等🏌🏽。近五年共發表SCI、EI和國內核心期刊論文30余🦏;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20余次👳🏿‍♂️,發表會議論文近50篇。

     


    註冊費用:

    A 學術會議(兩天)2017年6月24日到6月25日

    B workshop(半天) 2017年6月23日

    會前註冊2017年6月10日前匯款(優惠)

    註冊類型

    普通代表

    學生代表

    A

    1200

    600

    B

    800

    600

    2017年6月10日後匯款及現場註冊

    註冊類型

    普通代表

    學生代表

    A

    1500

    1000

    B

    800

    600


    註🧖:會議註冊費包括:會議資料、茶歇與午餐。
    Workshop註冊費包括:資料費📶👤,午餐會(與教授學者進行午餐時的交流)


    本次大會設征文活動,請大家踴躍參與

    征文領域(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主題)

     

    ·骨肌系統運動生物力學

    ·步態分析與臨床應用

    ·運動生物力學與運動損傷

    ·康復生物力學及康復機器人

    ·足踝生物力學

    ·矯形假肢與足具生物力學

    ·競技體育生物力學

    ·建模與仿真 

     


    投稿方式:

    為進一步規範會議論文摘要的投稿、審稿和會議論文集的出版,本次會議將通過網絡投稿方式提交會議論文摘要。請作者登陸會議網址:http://sicbmc2017.sjtu.edu.cn,根據提示流程進行投稿。先點擊鏈接註冊系統賬號💝,然後登陸賬號後再次點擊鏈接🏖,各位就可以進行上傳論文操作,若個別作者確有困難或不能順利通過網站投稿,可采取E-mail附件形式投稿,將摘要發送至會議投稿信箱:dmctgait@126.com.所有會議論文摘要經大會學術委員會審稿,決定其在會議的交流形式(口頭發言或壁報交流展示)並向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出錄用通知。口頭發言時間和壁報製作要求,將在論文錄用通知函中告知。

    會議論文摘要的格式要求:

    本次會議接受論文詳細摘要👨‍🦯,中英文均可。稿件以原創性研究為主,請登錄網上投稿系統進行投稿。

    摘要格式🤾🏻🫄🏽:摘要為A4紙一頁,800-1000字左右。摘要采用Word排版,格式和順序為: 題目(小2黑) ,作者(小4仿),單位及通信地址、E-mail和電話號碼(小5宋),正文(5宋),正文部分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參考文獻(小5宋🦻,不超過3篇),基金課題與編號(小5宋),上述要求不可缺項🧘🏻‍♀️。 

     

     

    優秀論文評選🙄:

     

    本屆會議特設優秀論文評獎。由中外領域專家組成審稿委員會和評獎委員會,大會將對評選出的優秀論文報告和壁報進行獎勵

     

    重要日期🈂️:

    征文投稿截止日期: 2017年05月20日

    征文錄用通知日期: 2017年06月05日

    網上註冊截止日期:2017年06月10日

    現場報到日期:2017年06月23日

     

     

    會議聯系人👏🏽:

    郵箱:dmctgait@126.com

    電話👵🏿:021-62934959

    聯系人🧛‍♂️:唐老師


    點擊下載:報名註冊表.doc


    意昂4体育平台专业提供:意昂4体育平台意昂4体育意昂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体育平台欢迎您。 意昂4体育平台官網xml地圖